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城市运营
  城镇化技术模式探讨广东省城镇化技
  关于联合共建松山湖生产力促进基地
  关于进一步规划发展珠江三角洲高新
  “国际商务休闲之都”南宁城市发展
  城镇化技术模式探讨广东省城镇化技
  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项目规划
  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招商政策
  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项目战略策
  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研究报告
  中非经贸城
  淄川服装城战略总体报告
  淄川服装城战略总体报告项目包装
  淄川服装城战略总体报告竞争战略
  憎城物流一
  憎城物流二
  憎城物流三
  资本运作
  “做局天下“盛通基金战略一
  “做局天下”盛通基金战略二
  李桂松对中国PE行业研判及投融资
  关于成立泛珠三角联合投资集团的建
  鄂尔多斯及阿康中心发展方略
  盛通投资集团股权结构调整设计方案
 
 
 
| 当然位置: 首页  > 城市运营  > 关于联合共建松山湖生产力促进基地的工作建议 > 正文
关于部、省、市联合共建松山湖生产力促进基地的报告

(作者:李桂松)   发布日期:2003/10/11
李桂松,双博士,是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崛起的见证者!曾担任国家政府公职,多家央企、国企高管,现担任东方国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京信中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安泰汇银基金首席顾问。目前,由其主导操作管理和正在运营的有三只基金,分别为:200亿元的文化产业基金、200亿元的全球并购基金和20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基金,其目标是打造中国PE行业第一品牌【访谈全部文字实录】 详 情 >

前 言
    我国产业化存在三大问题:一是高新技术的研发,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和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二是创新体系与创新机制的形成;三是产、官、研、学、商的市场有效对接。只有解决了这三大问题,中国的产业化经济才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才能使中国真正从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和经济大国地位的转变。因此,省市联动、中央与地方联动,共同构建一个全国性的生产力促进示范基地已成为当前之需。而联合共建松山湖生产力促进基地则是实现这一“示范”目标的的最佳选择。
一、联合共建的背景及需求
1、支撑东莞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
  东莞市城市发展战略是“一网两区三张牌”,一网是指信息网;两区是指城市中心区和松山湖高新产业区;三张牌是指外资牌,民营牌和城市牌。由于东莞地处珠三角腹地,制造业发达、外资企业庞大、产业集中度高,面对中国加入WTO和新经济浪潮,迫切需要一个与海内外各资源要素对接的平台。包括上市辅导、风险投资、企业孵化、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涉外法律咨询等。同时也是产业升级换代发展的需要,包括国际顶尖的优秀科技成果和管理团队,高素质的优秀科技人才、创新体系队伍和创新体系机制等。
2、促进我省从制造业大省到科技强省的升级
  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是全国制造业相对集中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是在国际分工中产业水平尚处于较低层次、科技基础和实力相对薄弱、技术储备不足、科技技术成果转换较慢、企业规模偏小、特色不明显的区域。广东省如何从制造业大省到科技强省,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著名品牌,需要有一个升级转换的平台。而这个平台必须站在世界经济竞争格局的前沿,有国际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创新的前瞻眼光,有一定的规模和气候。而松山湖生产力促进基地正是基于此一战略目标,所构建的集世界先进科研与产业技术支援的品牌产业集群,并为中国特别是珠三角高新技术园区企业提供从科技技术成果孵化与转化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和全程服务。
3、为科技部全国生产力促进建设工作建立范例
  国家科技部从92年开始抓全国生产力建设,目前虽然已有近千家,数量也庞大,但大部分中心的规模和效益却不甚理想,需要有一批强大的PC出现,以实现科技部提出的PC进入高区进行二次创业,并与港台和海外相应机构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战略,发展建设松山湖生产力促进基地,将有效促进PC作为全国学习交流与提升的“示范”作用,真正打造一个全国生产力示范基地的“重点”。
4、境内外合作与产学研有效对接
  珠三角汇聚了世界各国,特别是香港、台湾的大批制造业企业,同时也吸引世界各国,特别是香港、台湾PC。而目前,一方面是海外咨询机构、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进入中国,零散而缺乏全面的互动和合作;另一方面是国内产、官、研、学、商处于脱节状态,企业找不到项目和高技术,而科研机构的高新技术成果却无法转化,进入不了市场,政府积极到处招商引资,而无法使现有的企业做强做大,而松山湖生产力促进基地的发展和建设将为海外特别是香港、台湾PC和国内产、官、研、学、商搭建一个互动、互助、互享的平台,而成为集企业孵化、产权技术交易、投融资、人才配送与信息发布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功能示范基地和有效的对接。
5、基础雄厚、高效快速建成示范中心
  一是松山湖生产力促进基地处于高新技术最密集的国家级三大产业带之一的珠三角腹地和有“全球电子制造业中心”之称的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占地面积大、规划起点高、发展空间广阔、要素资源易于整合;二是服务对象密集,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转换快捷;三是其规划和设想已非一般;四是基础设施和财政投入大,非一般城市区域所能承受。
二、联合共建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
  1、从全球范围和发展的观点来看,21世纪是知识经济、资源整合与利用的世纪;是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企业创新与产业发展创新的世纪;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产业集成与成果转化的世纪。世界最主要的高科技技术园区的先进经验表明:未来园区的竞争不再是简单个体的竞争,而是产业群与产业群的竞争,是高技术成果孵化与转化的竞争,是资源有效整合与利用的竞争。因此联合共建一个高规格的生产力促进基地在现代经济发展竞争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任何时期都显得更加重要。
  2、从行政地理区划来看,松山湖生产力促进基地是东莞的和广东的,但从产业的聚集与扩散、生产力促进的战略高度示范效应和创新体系来看,则是中国的乃至世界的。因此,松山湖生产力促进基地需省市联动、中央与地方联动、世界与中国联动,此其一。
  其二,无论是CEPA总体框架协议的签订、港珠澳大桥的启动、泛珠三角概念的提出还是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都需要产、官、研、学、商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和共同融合,而松山湖生产力促进基地将组织和汇聚全国乃至世界最先进的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投融资单位,将有效整合和利用世界各阶层、各产业的资本、技术、人才和资源,同时也是“科教兴国”、“科教强省”、“科教兴市”大战略的具体表现和现实举措。
  其三,高规格联合共建松山湖生产力促进基地是对2003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到广东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要大力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战略”,“逐步使广东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基地、成果转化基地”精神的落实和对今年6月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东莞调研时一再强调“规划是龙头,规划是灵魂,广东要着眼全国、面向世界、起点要高,眼光要远,必须高瞻远瞩,与时俱进、谋划新的发展”的呼应。
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广东要逐步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开发基地、成果转化基地”的重要指示;深入实施“科教兴粤”战略,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方针;有效进行观念变革和关系梳理,树立大科技意识,努力构建大珠三角及周边省区泛珠三角的创新体系,统筹规划、重点开发,连点成线、协调运作,从生产力到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促进区域联唱合作,树立政府、企业、投资商“三位”一体、共建、共管、共享的发展模式。
(二)发展目标
  通过5年的时间将松山湖生产力促进基地打造成为全国的“示范”;通过10年的时间打造成世界的“样板”。从而成为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的“高地”和巨型新产业“孵化器”,以提升国际经济竞争力。
四、发展定位与中心功能
  成为世界行业协会和国际组织的营运中心和汇集地;成为具有推动区域生产力发展辐射源及高新技术孵化与成果转化的基地;同时成为具有集世界经济五百强专业技术支援的品牌产业集群。从而使松山湖生产力促进基地成为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推动器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集成商。因此:它具有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承接点和助推器功能,具有技术产权交易的窗口和集成区功能;以及高级人才培训与配送、信息发布、投融资等现代管理与综合服务的功能。
五、三大创新体系与主题核心概念规划
1、松山湖生产力促进基地是产业创新基地
(1)技术创新:
  指技术集成功能,尤其是产业技术的集成,是新产业的孵化器。有各类产品的创新设计、创业服务、现代化的运用技术、先进的制造技术、各行业的检测机构、863产业化基地、高新技术,也有中国科学院的技术机构、国家重点制造业实验室、大院大所的技术检测平台进驻在这里。
(2)知识创新:
  又叫研发创新,有成果发布、有试验室中试或临床阶段产品在这里,承接研发的中下游。
(3) 科技服务创新:
  即巨大的孵化器功能,主要是为前两个提供各种服务,引进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尤其生产力促进中心,不止成为新的制造业的服务基地、新产业的孵化器,更进一步提升企业在市场营销、融资财务方面的能力,促进企业整体的成长。
2、基地主题
  基地由产、官、研、学、商共同发展,进行各项资源整合,并以市场需求为前提下运作,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3、核心概念规划与主题嫁接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
  (1)第一部分是“有形建筑集群”,它由办公楼宇分区,学术交流分区及文化休闲分区构成,其中办公楼宇分区装备着天地环网,具有地面光纤和移动通信智能化级别较高的五A级商务楼群为主干,国际研发机构、国际风险投资基金、国际行业组织、国际银行、证券保险机构、要素市场、跨国公司各类区域总部及各类现代中介服务机构是活跃在区内的主体;而学术交流分区是为入住基地的精英分子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而文化休闲分区则是为入住松山湖创业与发展的精英们从紧张的工作中恢复体力和脑力,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及综合素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与释放的自由空间。
  (2)第二部分是“无形的信息建筑群”它主要由基础信息,交易服务与开发创新三个功能递次升级的子平台构成。其中基础信息平台是虚拟电子化生产力促进基地的运行基石,是由各功能子系统的静态,动态信息汇集所构成,其中又可包括一系列专业信息平台;交易服务平台则包括金融服务、网上交易与电子中介服务系统的专业平台,具有确保安全前提下电子货币的在线支付功能。
  (3)开发创新平台包括产业创新、科技创新、企业创新、成果创新、金融创新、贸易创新及服务创新的专业平台等,主要功能是借助科技创新开发“第一生产力”,为各要素市场提供产业配置和综合服务,提高基地核心竞争力。
  (4)无论是从产品的功能设计,还是产品的建筑风格,无不强调其科学性、国际性和美学化,同时在产业的布局上强调聚集,强调分工,强调统一,强调质量,强调产业化,集团化,集约化和规模化。
六、基地与各方关系
1、东莞:
  满足“一网两区三张牌”的需求规划,就应该重视和大力发展生产力基地的建设,所以东莞市政府要成立多个主要行业的协会,要建立工业图书咨询中心、东莞各企业指南总汇、为企业提供各项工业技术资料的查询。
2、省科技厅:
  成为对外合作以及成果转换的一个巨大的承接盘,成为产业化技术大规模交流、发表、交易的集中地,也是与境内外高新技术合作的亮点与CEPA合作的重要基地;并以此为基础扩展到泛珠三角地区。
3、科技部:
  迅速拥有一个成功的生产力促进示范基地,并掌握到港台PC运作的经验与模式,向全国一千多家的PC与城市示范与分享,成为科技部推动生产力工作的亮点,并为宋老、李老与所有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的人提供一个成功的推动模式。
4、香港PC:
  在得知部省市对本基地的重视和支持后,也结合珠三角区域大量港资企业的需求,能更有组织更有系统的服务港资企业,并以此服务模式和典型示范扩散到全国各地PC学习和交流。
5、台湾PC:
  从现有东莞5454家台资企业的服务中,台湾CPC可从较为零散的咨询服务提供转换为更全面性的互动合作,结合当地台资协会和民企的合作,形成一个更具规模效应的服务体系,从而扩张台湾CPC的能力幅射,为大陆各地台商企业的服务方式提供经验和示范,进而服务到各类企业。
6、科研院所:
  通过落户松山湖,与东莞及珠三角兴旺产业的有效服务互动,在进行各项研发、设计、测试的合作中探索市场定位,并与境内外商会、咨询服务机构互动合作,更贴近于市场客户,从而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七、基地的投入与回报
1、投入:
(1)东莞市政府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投入3~5平方公里土地,7.8亿人民币建设资金,提供土地、相应建设资金、相关基础设施、科研经费、以及基地建设的活动经费,详见专门方案。
(2)省科技厅、科技部:引介相关项目、人才、机构进入基地,并提供相应项目设立对接。
(3)产业界:产品设计、检测、研发、中介、融资、保险、法律、咨询……的共同参与。
2、回报:
(1)政府:产业发展、税收、可扩散发展的成果模式。
(2)产业:企业增长、分享基地二次土地增值和提升国际竞争力。
八、组织与协调
  多方共建,事业目标共同,部门操作方式有异,所以应求同存异,并由部及高新司、中国生产力协会负责人、省厅、市主要领导出任共同协调委员会负责人,三方具体负责人出任委员,下设协调办,具体处理三方合作事宜。邀请HKPC、CPC负责人加盟出任委员。在2004年6月前完成各项实施项目规划,并招集第一批符合东莞需求的产业服务支授机构,及建立行业协同运作的范例。
九、基地的时间与进度
2004年6月生产力大厦开业时,已有30到50家签约进驻,并有5个行业协同运作范例。
2005年3月有100家进入基地营运,并有12个行业协同运作范例,服务涵盖全东莞。
2007年10月300家服务机构进入基地,东莞重点发展的行业皆有成熟的协同运作模式,并向珠三角区域及科技部指定的重点城市进行分享扩散。
2009年500家进入基地。
2014年达到1500家的进入规模。
十、共建成否的关键
1、各方要有共建共赢的共识,尊重协调委员会的指导。
2、强调知识管理,摸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包容多元文化。
3、各方充分发挥其资源的优势部分,各展所长。
4、求同存异,诚心合作,友好协商,以共同的事业为目标。
5、真正的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最终实现基地的市场上成功。
十一、希望与建议
1、希望市政府、科技部、科技厅把此项列入议事日程,并且在近期内作出本合作案的决定,并委派专家及管理人员参加研讨,作出基地的最终方案。
2、市政府要作出以上提到的相应安排,并列入下阶段的有关政府部门的工作计划中。
3、部将本基地列入国家级重点中心,进行培育,给以相应的项目支持,重点在组织国家863及973项目和国家级科技资源进入基地。
4、省科技厅将基地列为省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项目,作为粤港经济合作、体现CEPA精神的首个亮点。

东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东莞市松山湖发展研究中心

本文版权归(李桂松)所有,如有转载敬请注明本文地址

上一篇: 关于进一步规划发展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工作建议(讨论稿)
下一篇: 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规划
                          【联系我们】  【打印】 【返回】 【置顶
 
 
 


   
首 页 | 城市运营 | 资本运作 | PPT观看 | 李桂松简介 |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010-8888888 
联系地址:北京 
  -网站建设维护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