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城市运营
  城镇化技术模式探讨广东省城镇化技
  关于联合共建松山湖生产力促进基地
  关于进一步规划发展珠江三角洲高新
  “国际商务休闲之都”南宁城市发展
  城镇化技术模式探讨广东省城镇化技
  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项目规划
  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招商政策
  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项目战略策
  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研究报告
  中非经贸城
  淄川服装城战略总体报告
  淄川服装城战略总体报告项目包装
  淄川服装城战略总体报告竞争战略
  憎城物流一
  憎城物流二
  憎城物流三
  资本运作
  “做局天下“盛通基金战略一
  “做局天下”盛通基金战略二
  李桂松对中国PE行业研判及投融资
  关于成立泛珠三角联合投资集团的建
  鄂尔多斯及阿康中心发展方略
  盛通投资集团股权结构调整设计方案
 
 
 
| 当然位置: 首页  > 城市运营  > 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招商政策 > 正文
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招商政策

(作者:李桂松)   发布日期:2010/5/11 15:48:03
李桂松,双博士,是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崛起的见证者!曾担任国家政府公职,多家央企、国企高管,现担任东方国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京信中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安泰汇银基金首席顾问。目前,由其主导操作管理和正在运营的有三只基金,分别为:200亿元的文化产业基金、200亿元的全球并购基金和20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基金,其目标是打造中国PE行业第一品牌【访谈全部文字实录】 详 情 >

   
                                 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招商政策
第十三章 招商政策
1.针对目标客户:合作经营,利益共享。
2.针对财务型投资客户:保本付息,利润分红。
3.针对经营客户:优惠减费,税费返还(按国家或当地政策)。
4.针对经营客户:融资支持,小额贷,按揭贷,利率从低灵活担保。
5.管理支持:①电子商务平台:拓展销售,发布信息;②国际业务结算中心:提供购销双方资金效率及可靠性,建立反经济欺诈服务体系;③建立营销中心,为客户提供销售信息;④提供物流配送,仓储服务,信息发布,商务活动,法律咨询,理财服务等。

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赢利模式

第十四章 项目赢利模式
  根据国外物流园区的发展经验,其投资回收期大约在 15年左右,其主要原因是物流园区投资大,赢利途径有限,投资回报缓慢。在我国,由于地价相对更为低廉,同时物流园区大多利用了原来的仓储设施存量,因此,理论上来说,其赢利前景应该更为看好。由于投资主体的不同(有的以政府为主,有的以企业为主),以及物流园区功能上的不一样,各园区投资者有着不同的赢利能力,回报率也不一样。本文仅仅只对物流园区的赢利模式进行概括性的分析。总的来说,物流园区的赢利主要来自五个方面,即土地增值、出租收入、服务费用、项目投资收益及其他收益,如图所示。
1. 土地增值
  对于园区所有者与经营者来说,均将从土地增值中获取巨大收益。所有者 (即初期投资者)从政府手中以低价购得土地,等完成初期基础设施建设后,地价将会有一定的升值,而到物流园区正式运营后,还将大幅上涨。对于经营者(即物流运营商)来说,土地的增值将能提高其土地、仓库、房屋等出租收入。在日本,运作最为成功的东京物流组团,其物流园区的主要赢利即来自土地价值的增长。
2. 出租收入
  园区所有者与经营者按一定比例对出租收入进行分配。
2.1仓库租赁费用
  经营者将园区内所修建的大型现代化仓储设施租给一些第三方物流商、生产型企业等,从中收取租金,这是出租收入主要来源之一。
2.2设备租赁费用
  将园区内一些主要的交通设施如铁路专用线、物流设备如装卸、运输设备等租给园区内企业使用,收取租金。
2.3房屋租赁费用
  主要包括园区里面一些办公大楼及用作各种其他用途的房屋租金。以大连物流基地为例,该基地的交易中心总建筑面积 10758平方米,营业用房总面积7476平方米,交易大厅近600平方米,共三层,有300多间商务用房,建成不到一年该基地己吸引逾200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和93家第三产业的企业入住,光房屋租金就可以收回除土地外的一半支出。
2.4停车场收费
  物流园区凭借强大的信息功能,吸引众多运输企业入驻,园区内修建现代化的停车场,也将收取一定的停车费用
2.5其他管理费用
  包括物业管理费等其他费用。
3. 服务费用
3.1信息服务费用
  这是最主要的服务费用之一。一是提供车辆配载信息,帮助用户提高车辆的满载率和降低成本,并从节约的成本中按比例收取一定的服务费。二是提供商品供求信息,可以为园区内的商户服务,从本地和周边地市配送他们所要进的各种商品,以降低他们的经营成本;同时可以专门为社会上大的商场、批发市场和广大客户服务,为他们从全国各地集中配送他们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在收费方式土采取按成交额提取一定比例的中介费的方式。
3.2培训服务费用
  利用物流园区运作的成功经验及相关的物流发展资讯优势,开展物流人才培训业务,从中收取培训费用。
3.3融资中介费用
  园区运营商通过介绍投资者进驻园区,从中收取中介费用。
3.4其他服务费用
  包括技术服务、系统设计等服务费用。
4. 项目投资收益
  对于园区所有者来说,还可以自己对看好的物流项目如加工项目、配送业务等进行投资,从中获取收益。
5. 其他收益
  园区运营商还可以通过增资扩股、上市等方式获取收益。

                           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政府政策措施支持  
第十五章 政府政策措施支持
   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项目的开发建设需要一系列特殊政策的支持。从理论上讲,政策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它能产生一种效应,协调生产力各要素,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合力。在经济生活中,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都是通过政策创新来实现,并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政策可以理顺各种关系,调节各种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表明:政策出效益,政策促发展,政策是最大的潜在资本。
   在锦州临港产业先导项目——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在政策措施上需要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具体如下:
   尽快建立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项目领导协调机构,其机构负责人最好由市委书记或市长副市长直接领导。
   希望市政府能争取到中央政府支持,将东港设立为保税港,将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设为保税区,以便项目在一个更高的运作平台上来进行运作。
   在土地政策、融资政策、财政政策及税收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上能够特事特办,给予免关税、免营业税、税费返还或减半、资金补贴,零地价或象征性地价,提供融资担保或免息贷款等。

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结论

第十六章可行性结论

可行性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政策层面
   在政策层面,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非常支持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的建设,在锦州,无论是市委市政府还是省委省政府,对本项目的开发运营十分关心和支持,锦州东港建设是辽宁省“一号工程”,而本项目正是东港打造4亿吨级大港最主要核心组成部分,对促进锦州城市发展,锦州经济结构战略转型和带动辽西沿海经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战略意义。
经济层面
   本项目投资总额大,投资周期长,经济回报收益率较低,需要有资金流量充沛,融资能力强的重量级大型企业来进行整合投资开发,而锦联投资集团正是凭借其产融结合的资本运作平台和锦程国际40余万国际国内贸易型企业的精准客户以及锦联地产在房地产开发、项目实际操作、招商引资等方面的诸多优势,在资金持续投入方面,不会对企业造成过大的经负担和压力。
社会层面
   本项目是一个工业地产项目,同时也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和战略意义的公益性项目,规划高起点高标准的全球化运作,将对锦州城市区域经济文化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将为锦州打造城市引擎,创造良好招商环境,吸引外来资本,解决就业,增长财政税收,创新城市发展的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性意义。
投资回报层面
   本项目虽然投资总额大,投资周期长,回报相对缓慢等客观因素,但本项目的投资回报稳定性,连续性和可持续性以及对企业的无形资产具有比其它一般性地产项目的开发更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优势。
   因此,在对本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论证方面,本公司会同相关专家已做了多次的论证和决议,最后一致认为: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因项目是一个值得长期投资的好项目,是一个无论是对公司的长远发展还是对社会对锦州乃至辽西的发展都是具有十分重要价值意义的项目,是非常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优秀项目。


             关于部省市联合共建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国家低碳经济产业示范基地的报告

   
        投资单位:锦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锦程国际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锦联地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经营单位:锦程国际贸易物流产业有限公司

2010-5-11
   目 录
前  言 4
一、联合共建的背景与各方需求 
1、联合共建的背景 
1.1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 
1.2发展低碳经济已上升成为我国国家战略 
1.3低碳经济的巨大商机和广阔发展前景 
2、联合共建的各方需求 
2.1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锦州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2.2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国家创建低碳经济示范的需要 
2.3是中西部重碳地区和辽宁省创建低碳经济发展新模式的需要 
2.4创建国家低碳经济产业示范基地,是当前推动走低碳经济道路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 
二、联合共建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 
1、低碳经济是全球政治经济博弈的焦点及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大引擎 
2、低碳经济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3、低碳经济是锦州率先转变发展方式及建设“低碳经济城市”的战略抓手 
4、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 
5、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游戏规则”制定的途径 
三、联合共建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2、发展目标 
四、部省市联合共建内容 
1、大力发展楼宇经济 
2、建设新型经济园区 
3、打造新兴低碳产业集群 
4、建立低碳发展试验区,探索低碳发展经验 
5、推广低碳经济认证工具 
6、设立碳基金
7、成立国家级低碳研究所 
8、探索开展中西部地区碳金融、碳证券等试点 
9、打造低碳经济示范区标志性建筑 
10、吸引研发项目优化产业布局 
11、发展低碳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五、部省市联合共建重点项目 
1、重大技术进步项目 
2、产业集群平台项目 
3、打造碳交易所 
4、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以奖代补项目 
5、低碳经济发展专项 
6、技术改造招投标项目 
六、部省市联合共建的方式 
七、部省市联合共建项目的确定 
八、部省市联合共建措施 
九、基地的投入与回报 
1、投入 
1.1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 
1.2锦州市政府 
1.3辽宁省政府 
1.4国家各部委 
1.5产业界 
2、回报 
2.1对锦州市政府而言 
2.2对当地经济而言 
2.3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影响而言 
2.4对各部委和省级政府而言 
2.5对园区各产业而言 
十、组织与协调 
1、部省市的组织与协调 
2、园区与各建设企业的工作目标与重点 
2.1工作目标 
2.2工作重点 
十一、基地的时间与进度 
十二、共建成否的关键 
十三、希望与建议 

关于部省市联合共建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国家低碳经济产业示范基地的报告
前  言
   低碳经济将逐步成为全球意识形态和国际主流价值观, 低碳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一场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已经出现,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结构的大方向,更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也是我国占据世界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崛起,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大国责任”的呼声日盛,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这个承诺,充分反映出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国际责任,作为能源消耗和生产大国,这一承诺无疑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确定了发展方向——低碳经济。
    一、联合共建的背景与各方需求
1、联合共建的背景
1.1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召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倡导低碳消费也已成为世界人民新的生活方式。世界各发达经济体都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走出国际金融危机新的增长点:奥巴马上任之初在美国国内积极推动气候立法,令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ACES);欧盟提出在2013年前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环保项目和相关就业,支持欧盟区的绿色产业,保持其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英国在2009年7月公布的低碳转型规划中,明确提出企业要最大限度地抓住低碳经济这一发展机遇,在经济转型中确保总体经济资源和利益的公平分配;日本则制定了“最优生产, 最优消费,最少废弃”的经济发展战略。
1.2发展低碳经济已上升成为我国国家战略
   在我国低碳经济在2010 年两会上成为全国政协“一号提案”的重要内容;在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同时指出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这都为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低碳之路”指明了方向。
1.3低碳经济的巨大商机和广阔发展前景
   发展低碳经济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应对气候变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发挥着不同于政府和民众的作用,也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汇丰(HSBC)的一项研究显示,2008 年,全球气候变化行业中的上市企业(包括可再生能 源发电,核能,能源管理,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企业)的营业总额达到了5340亿美元,超过了5300亿美元的航天与国防业的营业总额。尽管全球出现了经济衰退,但低碳行业2008年的收入仍大幅增长了75%,这一增长速度更超过了《斯特恩报告》(Stern Report)中的预测,这份里程碑式的报告预测到2050年时,低碳商品和服务行业的年收入将达5000亿美元。在《2009年胡润低碳财富榜》上,玖龙纸业的张茵家族,保利协鑫的朱共山,尚德太阳能的施正荣名列前三甲,低碳榜上榜人数达 20 人,低碳经济的财富效应已经显现。
2、联合共建的各方需求
2.1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锦州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涵盖了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多种经济形态,旨在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变革,也是从化石燃料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又一次巨大进步。从长远看,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锦州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2.2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国家创建低碳经济示范的需要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轻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与产业流程来提高资源效率,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高碳”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和我国创建低碳经济示范的需要。
2.3是中西部重碳地区和辽宁省创建低碳经济发展新模式的需要
   我国中西部尤其是华东、华北和内蒙地区是重碳地区,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可行措施。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性能源。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我国也没有廉价利用国际油气等“低碳”能源的条件。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对我国中西部重碳地区和辽宁省创建低碳经济发展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4创建国家低碳经济产业示范基地,是当前推动走低碳经济道路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
   国家低碳经济产业示范基地的创建是在我国大力推进两化融合、走中国特色低碳经济道路的背景下展开的。这既是走低碳经济道路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以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各类产业集聚区发展迅速。目前,经国家公示的省级以上开发区有1568个,其中各类国家级开发区222家,还有各类功能区、集聚区、工业集中区数千家。据对121个国家级园区的统计,2008年实现工业产值达9.4万亿元。东部沿海省市工业园区实现产值已经占到本区域工业产值的50%以上,中西部地区也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已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成为繁荣区域经济、推动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平台。
   然而工业园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园区数量过多、过散;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产业配套体系不完善;产品附加值较低;园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足;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工业园区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制约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全国范围内创建一批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在产业升级、自主创新、两化融合、节能减排、质量品牌管理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低碳经济产业示范基地,是在实践中加速推进中国特色低碳经济进程的积极探索,有利于通过示范基地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提高我国工业园区整体发展水平,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工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二、联合共建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
   低碳经济是引领锦州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从“节能减排”进入“节能减碳”的新阶段。把握低碳经济的战略内涵,需要对“低碳”的技术、社会、经济影响的本质有深刻的认知,需要对国际局势和我国国情有清晰的认识和判断,需要结合国际国内发展实际进行审慎分析。
1、低碳经济是全球政治经济博弈的焦点及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大引擎
   近年来,全球气候问题突出,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高位震荡,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冲击,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与日俱增,并逐渐演变成为推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组的驱动因素。
   从全球政治领域看,气候外交成为国际政治外交的焦点议题。气候外交的背后是发展问题,发展权的焦点则是碳排放权,大气环境还能承载多少碳排放量,就意味着世界经济还有多少发展空间。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围绕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问题展开博弈。
   从全球看,工业化国家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体,1900-2004年全球累计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约80%是工业化国家排放的,美国、中欧和西欧约占60%,美国累计约占28%,是中国的3.5倍。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
   根据荷兰环境评估局2009年6月17日发布的报告,2007年中国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的24%,位居世界第一;美国约占全球的21%,居第二;欧盟占12%,印度占8%,俄罗斯占6%。在控制碳排放全球性治理框架下,中国面临的国际压力将与日俱增,要在全球政治博弈中占据主导权,则必须在低碳经济上有所作为。
   从全球经济领域看,低碳技术与经济是未来20年内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低碳经济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增长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推动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技术创新,各国均寄希望于通过发展低碳经济相关产业来增加就业和复苏经济,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纷纷出台绿色新政和低碳经济发展策略,旨在争夺全球低碳经济领域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藉此实现在低碳经济时代对国际经济秩序的主导权。作为崛起中的经济大国,中国在本轮危机中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但在新一轮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全球竞争中,中国能否借助于金融危机引发的产业调整机遇,尽快转向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国际位势的重要战略因素。
2、低碳经济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出口国,经济地位不断提升。
   但是,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突出表现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增长仍然是粗放型的高投入、高消耗。特别是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后,出口驱动型的中国经济承受很大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解决上述问题、实现中长期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行动上看,中国已经逐步向低碳经济转型。低碳经济的核心理念契合了中国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强调的内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大战略的延伸和扩展。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节能降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具体目标,而“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纳入国民经济规划中。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从“节能减排”进入“节能减碳”的新阶段。
   从发展趋势看,工业化和城市化将是支撑中国经济下一个30年持续高速增长的强大动力,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节能减碳”,是摆在中国面前的重大发展课题。就工业化而言,以钢铁、船舶、机械、建材、石化为代表的、具有重化工业特征的行业还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而这些产业都有着较高的碳排放量。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不可能快速跳过这一阶段,大幅度缩减重化工业比重。就城市化而言,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阶段,1978年全国城市化率仅为17.9%,2008年为45.7%,每年增长速度超过0.9%。据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0%,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估计大约有3亿人口将迁移进城市居住和工作。考虑到城市人口的能源消费大约是农村人口的3.5~4倍,而城市化进程将推动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中国城市化的高能耗需求将是刚性的。
   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中国不可能人为地减缓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但可将其作为低碳发展的机会,摒弃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模式,转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低碳模式,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与低碳化的协调发展,这既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3、低碳经济是锦州率先转变发展方式及建设“低碳经济城市”的战略抓手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应对气候与环境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化解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是促进经济转型的不竭动力。建设低碳城市和低碳经济区,将成为下一次我国科技革命的示范区、经济转型的实验地。
   2008年以来,锦州经济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通过采取一系列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积极举措,经济逐季回升,良好发展态势将进一步延续。但是,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使得锦州自身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加快锦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势在必行。
   在“十二五”期间,无论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外部压力,还是实现国家战略和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锦州都将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围绕“低碳经济城市”建设,加快推进转型和创新,将成为锦州“十二五”发展的主基调,为此,要突出两个转变:一是经济形态向服务经济转变。服务经济是“低碳经济城市”的本质特征,是经济结构调整、率先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二是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转变。创新驱动是锦州突破发展瓶颈约束、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驱动力。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出低消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注重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的创新突破,这与锦州转型发展要求高度契合,而加快转型发展则是锦州率先建成低碳城市的必由之路。
4、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
   我国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转型的最大挑战。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可以实现这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5、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游戏规则”制定的途径
   虽然我国工业化享有全球化、制度安排、产业结构、技术革命等后发优势,但我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不得不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利润“微笑曲线”下端。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与发达国家共同开发相关技术,还可以直接参与新的国际游戏规则的讨论和制定,以利于我国的中长期发展和长治久安。
    三、联合共建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的重大承诺,“中国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重要指示;深入实施“科学发展观”“节能减排”攻坚战略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新模式;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方针;有效进行观念变革和关系梳理,树立大科技意识,努力构建辽宁沿海经济区及辽西城市群的创新体系,统筹规划、重点开发,连点成线、协调运作,从生产力到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促进区域联唱合作,树立政府、企业、投资商“三位”一体、共建、共管、共享的发展模式。
2、发展目标
   通过5年的时间将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国家低碳经济示范基地打造成为全国的“示范”;通过10年的时间打造成为世界的“样板”。从而成为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的“高地”和巨型新型低碳产业“孵化器”,以提升国际经济竞争力。
    四、部省市联合共建内容
   在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部省市各方就联合共建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国家低碳经济示范基地进行如下协作:
1、大力发展楼宇经济
   低碳经济首当其冲是资源节约、产出高效和环境友好。因此,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将首先大力发展楼宇经济,鼓励扶持和引进产业发展两头在外的外向型出口加工型企业。总部楼宇就是一个产业园区。目前,在锦州楼宇经济每平方米对GDP的贡献是4000元,目标提升到5000元;每平方米楼宇对税收的贡献是1500元,目标提升到2000元。这一优势,其他地区无法比拟。
2、建设新型经济园区
   将大量吸纳加工型企业、贸易型企业、物流型企业、金融型企业、科技型企业、创新型企业、中介型企业以及创意型和文化型企业等新型低碳产业。
3、打造新兴低碳产业集群
   通过构建新兴低碳产业集群,培育以低碳技术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降低低碳产业生产成本,并加速企业间知识外溢效应和技术创新步伐。
4、建立低碳发展试验区,探索低碳发展经验
   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区将紧扣低碳经济特色产业主题,围绕“5+1”功能(即以出口加工、国际贸易、港航物流、金融商贸、生活服务配套五大功能区和以低碳经济为主题),重点建设高端低碳企业总部基地、高端低碳企业家俱乐部、高端低碳创新中心、会展中心、低碳经济示范展厅、低碳经济展示馆、低碳经济检测中心、低碳经济认证中心和研究中心、低碳经济产业园等,着力打造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高生活品质示范园区。
5、推广低碳经济认证工具
   严格实行低碳园区环保准入制度,凡园区企业都要通过低碳经济认证,实行独立的低碳生产方式和考核指标体系,实行末位淘汰退出机制。以此使园区和园区企业在社会上树立起自身“碳中性”和“碳生态足迹为零”的良好“低碳”形象。
6、设立碳基金
   就是通过设立基金来促进碳排放和促使开发商采用低碳技术。鼓励各金融机构设立与低碳金融相关的业务部门,为从事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的企业及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7、成立国家级低碳研究所
   将在可替代能源与节能减排等项目上展开研究与合作。
8、探索开展中西部地区碳金融、碳证券等试点
   建立低碳技术产业孵化园。建成低碳经济示范样板区。有组织地开展低碳经济发展试点,在低碳产品生产、碳交易市场培育、低碳生活方式培育等方面进行探索。
9、打造低碳经济示范区标志性建筑
   建设建筑面积分别为10万平方米的火炬大厦、创新大厦;同时,启动建设四个重点支持项目:低碳孵化园——为低碳科技孵化企业提供研发、产品中试服务;软件园——为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提供软件开发、数字化处理等服务;商务会馆——主要为知识性人才提供餐饮、健身、休闲、娱乐等服务;功能性特点突出的科技展示交流馆。将成为核心区的标志性建筑。成为构建高新技术研发、高新技术孵化、高新技术市场三大体系,成为技术研发、项目孵化、成果转化及为科技创新配套服务的综合服务等区域。
10、吸引研发项目优化产业布局
   低碳经济示范基地的招商引资,在2000亩的核心区内重点吸引技术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类项目,以及科技型孵化项目、服务外包和大学生创意设计等技术先进型服务项目;在4000亩的出口加工区内重点吸引现代电子信息、高端生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先进能源环保技术等产业项目;同时,在500亩的金融商贸区和800亩的国际贸易区人分别吸引金融投资机构、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大型开发企业、五星级酒店、大型医院、购物中心、学校等配套项目。
11、发展低碳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积极跟踪技术研发项目和五大主导产业项目,力求在吸引巨型立区大项目上取得历史性突破。吸引国内外知名的技术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类项目,科技型孵化项目,服务外包和大学生创意设计等技术先进型服务项目落户科技创新园。吸引LED光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项目落户科技产业园。吸引金融投资机构、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
    五、部省市联合共建重点项目
1、重大技术进步项目
   部省市挖潜改造资金安排了一批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我园将按照部省市联合共建的要求,组织企业申报项目,给予重点指导。同时,部省市财政资金预算安排资金对列入部省市联合的项目计划进行配套。
2、产业集群平台项目
   重点配套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为载体的技术开发平台,以产品检测、工业设计和创新资源共享为重点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的产业化服务平台等。
   搭建以应用研究为目标的重点实验室,以共性技术开发和工程化研究为目标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围绕终端产品开发为目标、按照产业技术联盟性质组建的产业研究院等技术开发平台。通过平台建设,构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建设蛋白质组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操作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太阳能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动汽车研究院、风力发电装备研究院等技术开发平台。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要围绕我省优势产业,以满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需求为基本宗旨,依托专业园区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工业设计、产品检测与评价、创新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公共技术服务,形成功能完善、支撑创新、开放共享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工业设计服务平台重点建设工程机械工业设计中心、车辆制造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公共服务中心等;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将重点建设数字动漫网上制作与渲染平台、创新药物研发设备和中试基地共享平台、实验动物与安全评价中心。
   产业化服务平台将以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为目标,搭建知识产权保护、投融资服务、技术产权交易、工业外包等产业化服务平台,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提供服务。重点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平台、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技术转移和成果交易平台、制造业工业外包服务平台、产业竞争情报研究平台。
   重点扶持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包括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工业设计、产品研发、电子商务、产品检测、市场信息服务和流通基础设施等以及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内的公共设施技术创新示范工程,形成规模效应,带动产业集群经济和区域支柱产业发展。   
3、打造碳交易所
   全球性碳交易的需求催生了碳交易所的诞生,温室气体排放权期货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新兴金融产品之一。碳贸易成为投资、金融部门的投资重点。在这种形势下,锦州应设立中国碳交易所。锦州是西部中心城市,西部地区又是具有全国乃至世界意义的碳汇区域和生态环境保护地区。在锦州设立碳交易所,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设立碳交易所,需打造零碳锦州,要把锦州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以及节能减排目标结合起来。在锦州设立碳交易所之后,还应与世界银行、芝加哥交易所、欧洲交易所建立合作机制。
   要设立碳交易所,比如调整相关政策,简化审批程序和手续,引进和建立碳交易项目和国际中介机构,建立碳交易准则、评估指标、碳信用的计算方法和排放权取得、交易许可、费用收取等方面的规范。要为企业参与碳交易提供咨询服务。 中国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最大的环保节能市场、最大的低碳商品生产基地和最大的低碳制品出口国。“特别是碳交易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的每年交易金额都以翻倍的速度增长。”2008年的市场价值是600亿欧元,2012年有望达到1500亿美元。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中国的“世界公民”责任担当,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将为我国经济的成功转型提供不竭的动力。
4、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以奖代补项目
   对取得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示范作用的优秀技术创新项目和符合“三大技术改造工程十项专题”提出的方向和内容的技术改造项目进行奖励,充分调动企业开展技术进步的积极性。目前,我园重点推荐的联合项目主要有扶持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等领域项目。
5、低碳经济发展专项
   部省市联合共建和重点支持以碳金融、碳证券、碳基金、碳交易所和碳研究所等为主导的碳金融和碳企业承担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的技术改造项目,加大财政对低碳经济发展专项的扶持力度
6、技术改造招投标项目
   组织优秀项目参加投标,对中标获得财政资金扶持列入联合的企业项目计划,按比例给予资金配套。
    六、部省市联合共建的方式
   以项目资助的形式提高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企业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以扶持服务平台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降低企业运作成本,吸引基地外部的知名企业与研究机构进入基地,促进产业组织结构与区域结构的优化,并通过集中资金和政策手段,做强一批支柱产业,最终实现联合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带动整体产业的发展。
   部省市共同推进低碳经济产业示范基地,就是通过创新部省市财政资金使用方式,逐步从重点支持单一企业和产品的做法,转变为从产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从促进优化延长产业链的角度,有选择地支持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和产品;从促进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发展的角度,重点支持一批重点区域企业升级改造项目;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重点支持一批带动区域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优化的龙头企业和特色企业。
    七、部省市联合共建项目的确定
   将根据部省市联合共建合作协议和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以及项目发展进程,制定并推荐一批依托企业和重点工程项目申报,上下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产业发展。  
    八、部省市联合共建措施
   一是成立部省市联合共建领导机构。
   二是确认部省市联合共建产业项目,提供财政资金配套扶持。
   三是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有限公司将安排自有资金用于扶持低碳经济产业集群的楼宇开发建设项目以及硬件配套设施,同时也恳请部省市安排相关项目落户和财政扶持资金配套。
    九、基地的投入与回报
1、投入
1.1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
   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投入5平方公里土地,162亿人民币建设资金,提供土地、项目建设资金、相关基础设施、科研经费、以及基地建设的活动经费。
1.2锦州市政府
   锦州市政府提供相关优惠政策包括:在土地政策、融资政策、财政政策及税收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上能够特事特办,给予免关税、免营业税、税费返还或减半、资金补贴,提供融资担保或免息贷款等
1.3辽宁省政府
   辽宁省政府将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纳入省重点工程项目,省政府各职能部门积极引进相关项目、人才、机构和配套资金进入基地,并提供相应项目设立对接。
1.4国家各部委
   希望国家各部委将本项目纳入国家低碳经济产业示范基地项目,积极推荐、引进、指导、鼓励和扶持本项目的发展,将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打造成为中国低碳经济产业园的示范和国家新兴经济发展战略的亮点。
1.5产业界
   通过本项目成功运营,吸引一大批低碳经济型产业项目、科技创新型项目、国际贸易型项目和中介项目包括科技产品设计、检测、研发、中介、融资、保险、法律、咨询等企业的共同参与。
2、回报
2.1对锦州市政府而言
   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国家低碳经济产业示范基地的成功运营,将有利于实现港园城一体化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产业聚集、产业辐射、产业整合与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有利于打造城市经济新引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将对城市区域经济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对吸引外来资本,扩大外来投资,增加财政税收,解决当地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2对当地经济而言
   本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62亿元人民币,对拉动当地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产业投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据测算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经过5~10年将实现引进大中型生产加工型企业约100家,引进贸易型企业约数百家,引进著名物流企业约上百家,引进金融、商贸、中介企业约数百家,引进项目总投资约20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约300亿美元以上,将拉动当地经济带动相关产业约1200亿元人民币,增加财政税收约45亿元人民币,解决就业约8万余人。
2.3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影响而言
   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的兴建,将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辽西沿海经济区乃至东北、华北和环渤海经济圈经济活动中,发挥着更重要的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对拉动当地经济,解决就业,创造良好招商环境,吸引外来资本,增长财政税收具有“乘数”效应和引擎作用。
2.4对各部委和省级政府而言
   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将与全球化、信息技术一样,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低碳经济区将成为中国下一次工业革命的示范区、未来中国大规模经济转型的实验地。而建设低碳城市,需要加快以集群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经济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产业发展特色、可复制可扩散的发展成果、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5对园区各产业而言
   企业增长、分享基地资产快速增值和提升国际竞争力。
    十、组织与协调
1、部省市的组织与协调
   多方共建,事业目标共同,部门操作方式有异,所以应求同存异,并由部及司、中国行业协会负责人、省厅、市主要领导出任共同协调委员会负责人,三方具体负责人出任委员,下设协调办,具体处理三方合作事宜。邀请国际顾问机构负责人加盟出任委员。在2010年8月前完成各项实施项目规划,并招集第一批国家级的产业服务支援机构,及建立行业协同运作的范例。
2、园区与各建设企业的工作目标与重点
   示范园区建设单位在申报、建设、验收等各阶段,应贯彻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理念和生态工业学原理,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通过产业优化、技术创新、管理升级等措施,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能源结构;根据园区特点从低碳产业、低碳生产、低碳产品、低碳生活等方面着手,通过国家低碳经济产业示范园区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园区和工业集聚区减少碳排的有效途径。
2.1工作目标
   本示范园区建设单位将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原则,在国家低碳经济产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编制、年度总结、绩效评估和考核验收中纳入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容并提出具体要求。按照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通过产业优化、技术创新、管理升级等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能源结构;根据园区特点从低碳产业、低碳生产、低碳产品、低碳生活等方面着手通过国家低碳经济产业示范园区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园区和工业集聚区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2.2工作重点
   ①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积极推动园区产业结构向低碳方向发展。按照增加碳汇减少碳源的原则,限制落后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发展,在原有的产业中开展技术革新、管理创新,实现生产过程节能减排,促进能源结构的改善,同时积极引入低能耗、低排放的新兴产业,使区域产业结构向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的方向发展。
   ②在能源利用结构优化中,通过工艺改善和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综合能耗,逐步改变能源利用模式,重点发展使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改善园区能源利用结构。加强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的使用,加强对原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和新建建筑的节能设计,提高建筑节能率。
   ③在低碳技术研究开发中,充分利用低碳经济产业园区中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能力,开展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利用技术、低碳管理技术等有利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实现碳减排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园区层面建立低碳技术企业孵化器,推动低碳技术的产业化。
   ④在低碳经济管理机制建立中,将低碳经济管理职能纳入园区管理组织结构中。制定经济鼓励政策推动园区企业开展产业优化升级,改变能源利用模式。制定技术政策,促进和鼓励低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在园区准入政策中纳入低碳经济的要求。
   ⑤在低碳经济理念的宣传中,加强园区内企业员工、居民和学生低碳经济理念的教育和宣传,促使公众改变生产、生活和消费行为模式,使用低碳技术、低碳产品。
    十一、基地的时间与进度
   2010年4月已签定7500亩投资框架协议。
   2010年5月将签定首期开发2000亩土地购买合同。
   2010年8月项目工程建设与招商全面启动。
   2011年6月预计将有50家进入基地营运, 12个行业协同运作范例,服务涵盖全锦州。
   2012年10月预计将有150家服务机构进入基地,锦州重点发展的行业皆有成熟的协同运作模式,并向珠三角区域及科技部指定的重点城市进行分享扩散。
   2014年预计将有300家进入基地,同时第二期3000亩工程项目开发建设。
   2020年7500亩项目全面建设完毕,预计达到1000家的进入规模。
    十二、共建成否的关键
   1、各方要有共建共赢的共识,尊重协调委员会的指导。
   2、强调知识管理,摸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包容多元文化。
   3、各方充分发挥其资源的优势部分,各展所长。
   4、求同存异,诚心合作,友好协商,以共同的事业为目标。
   5、真正的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最终实现基地在资本市场上的上市成功。
    十三、希望与建议
   1、希望锦州市政府、辽宁省政府和国家各部委把此项列入议事日程,并且在近期内作出本合作案的决定,并委派专家及管理人员参加研讨,作出基地的最终方案。
   2、市政府要作出以上提到的相应安排,并列入下阶段的有关政府部门的工作计划中。
   3、国家部委将本基地列入国家级重点项目,进行培育,给以相应的项目支持,并重点在组织国家863及973项目和国家级科技资源进入基地。
   4、辽宁省各职能部门将基地列为省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项目,作为部省市联合共建的首个亮点。

本文版权归(李桂松)所有,如有转载敬请注明本文地址

上一篇: 锦州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一篇: 憎城物流二
                          【联系我们】  【打印】 【返回】 【置顶
 
 
 


   
首 页 | 城市运营 | 资本运作 | PPT观看 | 李桂松简介 |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010-8888888 
联系地址:北京 
  -网站建设维护排名